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通过构建"旅游+产业园区"融合发展模式,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。重点强化投资引导机制,整合雷州半岛特色资源,规划形成"一核两带三极"空间布局。截至"十三五"末,累计建成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及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,形成滨海休闲与生态康养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。
湛江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通过构建"旅游+产业园区"融合发展模式,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。重点强化投资引导机制,整合雷州半岛特色资源,规划形成"一核两带三极"空间布局。截至"十三五"末,累计建成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及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,形成滨海休闲与生态康养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。 一、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框架 1. 空间结构:以湛江海湾都市旅游为核心,串联吴川徐闻滨海旅游产业带 2. 交通网络:建设纵贯雷州半岛的旅游走廊,打通连接广西、海南的横向通道 3. 增长极点:重点培育吴川鼎龙湾、雷州足荣村、徐闻南极村三大增长极 二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(1)生态旅游品牌:依托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 (2)文化旅游融合:整合硇洲灯塔、雷州石狗等6处国家级文保单位资源 (3)产业协同发展:推动旅游与农业、渔业、康养等领域的跨产业融合 三、旅游经济基础建设 2010年数据显示:湛江市旅游接待量突破1400万人次,较2005年增长217% 配套建设方面:建成省级旅游集散中心2处,开通旅游专线巴士线路9条 服务质量提升:培育国家4A级景区4个,改造提升民宿集群12处 四、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1. 财政支持:地方财政年均增长22.5%,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2. 税收优惠:落实文旅企业增值税减免政策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. 人才培育:建立校企合作机制,年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超2000人次
2022-03-15
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 “双碳” 实践:红树林碳汇与清洁能源双轮驱动
湛江 “双碳” 实践:红树林碳汇与清洁能源双轮驱动 一、清洁能源布局与成效 湛江 2021 年用电量 280.77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17.98%,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达 45%,居全省第一。廉江核电项目一期 2 台机组已投产,年发电量超 150 亿千瓦时,相当于减少碳排放 1200 万吨;琼粤天然气管线年供气量达 30 亿立方米,覆盖全市 80% 的工业企业。大唐雷州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后,年节约标准煤超 20 万吨,替代区域内 100 余台燃煤小锅炉。 二、红树林碳汇开发与生态修复 湛江红树林面积达 2.7 万公顷,占全国 7%,2021 年新增造林 2000 公顷,成为全球红树林面积逆势增长的典范。2021 年 12 月启动 “红树林之城” 建设,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—— 湛江红树林碳汇项目成功签约,预计年交易量超 30 万吨,交易额超 1500 万元。同时,开展红树林碳汇核算方法学研究,力争形成省级 “湛江标准”,推动碳汇纳入省普惠交易市场。 三、产业转型与生态经济 湛江依托清洁能源优势,打造全国沿海新能源产业基地,引进巴斯夫(广东)一体化基地项目,总投资超 100 亿欧元,采用 100% 可再生能源供电,年产高端化工产品 300 万吨。在海洋经济领域,推广 “红树林 + 水产养殖” 模式,硇洲岛建成生态养殖示范区,虾苗成活率提升 25%,年产值增长 30%,实现生态保护与渔民增收双赢。 四、政策保障与未来目标 湛江出台《红树林保护条例》,设立 5 亿元生态保护基金,对破坏红树林行为实行 “一案双查”(追究行政责任与生态赔偿)。未来五年,计划新增红树林造林 1 万公顷,建设红树林国家公园,打造 “蓝碳经济” 示范区。到 2025 年,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 55%,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5%,成为大湾区生态经济发展标杆。
2022-02-22
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:外贸进出口 541.7 亿元 石化产业引领增长
湛江:外贸进出口 541.7 亿元 石化产业引领增长 一、外贸规模跨越:进口主导与出口回暖 2021 年,湛江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541.7 亿元,首次突破 500 亿元,同比增长 21.4%。其中,进口 329 亿元,增长 30%,占比 60.7%,铁矿砂、水产品、煤炭、原油四大商品进口 263.2 亿元,占进口总值 80%;出口 212.7 亿元,增长 10.2%,水海产品出口增长 23.6%,钢材出口增长 96.7%,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 93.9%,成为外贸新动力。 二、石化产业集群:世界级基地加速成型 湛江以东海岛石化产业园为核心,打造 “上游开采 — 中游炼化 — 下游精细化工” 全产业链。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年产原油超 1000 万吨,中科炼化一期年产 800 万吨炼油、100 万吨乙烯,巴斯夫一体化项目首套装置即将试运营,2022 年预计新增产值超 200 亿元。三大龙头企业带动下,湛江石化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,成为首个超千亿产业集群。 三、创新驱动:产研合作提升附加值 中科炼化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抗冲聚丙烯等高端产品,2021 年成功打入非洲市场;中冠石油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共建 “高端聚烯烃” 基地,推动聚乙烯产品升级,附加值提升 20%。湛江港开通 “石化产品跨境电商平台”,2021 年线上交易额超 50 亿元,缩短贸易链条 30%。 四、未来规划:打造 “双循环” 重要节点 湛江计划到 2025 年,外贸进出口突破 800 亿元,石化产业产值达 2000 亿元。重点建设湛江港 40 万吨级航道工程,提升原油、LNG 接卸能力;拓展 “湛江 —RCEP 国家” 航线,2022 年计划新增东南亚直航航线 3 条,降低物流成本 15%。
2022-01-30
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:千亿石化集群崛起 绿色制造成名片
湛江:千亿石化集群崛起 绿色制造成名片 一、产业集聚:三大龙头领航全产业链 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集聚中海油、中科炼化、巴斯夫三大龙头企业,形成 “石油开采 — 炼化 — 精细化工” 全链条。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年产原油 1050 万吨,中科炼化一期年产 800 万吨炼油、100 万吨乙烯,巴斯夫一体化项目投资超 100 亿欧元,首套装置 2022 年试运营,三大项目预计年产值超 2000 亿元。 二、绿色转型:低碳技术与循环经济 能效提升 中科炼化采用先进环保技术,单位炼油能耗低于 50 千克标油 / 吨,优于国家标准 10%;巴斯夫项目使用 100% 可再生能源,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 160 万吨。 循环经济 园区建立 “废料 — 原料” 循环体系,2021 年综合利用工业废料超 200 万吨,中水回用率达 85%,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。 三、创新发展:产研融合提升竞争力 中科炼化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高端聚烯烃产品,2021 年抗冲聚丙烯销量超 20 万吨,出口非洲市场;中冠石油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建设 “高端聚烯烃” 基地,开发茂金属聚乙烯等产品,填补国内空白,附加值提升 30%。 四、港口支撑:打造国际物流枢纽 湛江港升级 40 万吨级航道,2021 年货物吞吐量达 3.5 亿吨,其中原油吞吐量增长 25%。开通 “湛江 — 新加坡” 石化产品直航航线,物流成本降低 20%,2021 年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 93.9%,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石化产品集散中心。
2022-01-28
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临港产业集聚区:620 平方公里规划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
湛江临港产业集聚区:620 平方公里规划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、战略布局与重点产业 湛江规划建设约 620 平方公里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,以东海岛片区、雷州奋勇片区为核心,重点发展绿色钢铁、绿色石化、先进材料等 8 大产业。2022 年启动首批 10 个百亿级项目,包括宝钢湛江基地扩建、巴斯夫二期等,目标 “十四五” 末形成 2-3 个千亿级集群,工业总产值超 3000 亿元。 二、绿色产业路径 绿色钢铁产业聚焦氢冶金技术应用,宝钢湛江基地投资 50 亿元建设氢能炼钢试点,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 200 万吨;绿色石化产业依托中科炼化,延伸发展高端聚烯烃、电子化学品,2025 年目标产值达 1500 亿元。先进材料产业引进深圳某石墨烯企业,投资 30 亿元建设生产基地,年产石墨烯薄膜 100 万平方米。 三、要素保障与协同 建立 “港口 — 产业 — 城市” 联动机制,湛江港 40 万吨级航道竣工,年吞吐量突破 3.5 亿吨;配套建设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,降低物流成本 30%。2022 年安排专项用地指标 1 万亩,设立 20 亿元产业基金,重点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链配套。
2022-01-11
-
【2022年湛江招商】湛江市探索工会组织数字化转型之路:构建线上服务新生态,打通工会服务 “最后一公里”
湛江市探索工会组织数字化转型之路:构建线上服务新生态,打通工会服务 “最后一公里” 一、依托省级平台打造属地化服务载体 湛江市作为广东省下辖的重要地级市,近年来在工会组织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坚实步伐。该市以广东省总工会统筹建设的 “粤工惠” 实名制数据库为底层支撑,通过购买网络平台服务的方式,开展属地化二次开发,重磅推出 “粤工惠・湛江号” 会员普惠平台。这一平台的建设目标明确,即 “把工会做到手机上面,把服务送到会员身边”,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工会服务模式,提升服务效能。 “粤工惠・湛江号” 充分依托 “粤工惠” 的技术底座,将工会业务进行全面数字化迁移。平台聚焦政策宣传、组织建设、权益维护、技能提升、特色服务等核心业务领域,推动工会工作流程再造与业务功能延伸。通过整合线上资源,平台逐步构建起全市统一的网上业务办理服务窗口,实现工会服务从线下到线上的系统性转变,为全市工会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。 二、多维度专区设置激发基层活力 为满足不同层级、不同类型单位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,“粤工惠・湛江号” 平台精心搭建近 20 个专区,涵盖县(市)区、机关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新型就业群体等多个维度。各专区结合自身特点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,内容涵盖技能竞赛、权益讲座、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。这些活动吸引了数百万人次参与,充分展现了数字化平台在凝聚会员、激发基层活力方面的强大效能。 三、数字化转型的深远意义与发展展望 湛江市工会组织的数字化转型,是新时代工会工作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。通过 “粤工惠・湛江号” 平台的建设与运营,不仅有效提升了工会服务的便捷性与覆盖面,更推动了工会工作理念与方式的革新。未来,湛江市将继续深化平台功能建设,拓展服务领域,加强数据整合与应用,进一步提升工会组织的数字化治理能力,为全市工会会员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精准的服务,助力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2022-01-11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